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风采
一位法官妈妈的助学情怀
记衡东法院法官妈妈刘湘云
作者:小黄牛  发布时间:2009-06-22 17:10:26 打印 字号: | |
  她是一个基层法官,在法庭工作时她的全年调解率曾高达100%,并因此被市中级法院荣记三等功;在院机关档案室工作时,她曾连续三个月加班到晚上12点,“抢救”了该院近五年的档案,得到了全院干警的盛赞并获院里的特殊贡献奖;在立案庭负责信访工作时,全院的涉诉上访率为零,她个人被当选为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工作者;当选为部门负责人近6载,只要是由庭里推荐评优评先指标的评选活动,她都无一例外地被“落选”,因为她从未推荐过自己……如果说这些仅仅是一个法官的份内事,还不足以打动人的话,那么,坚持二十年爱心助学,将十余名高中毕业即将辍学的孩子送进大学;将一名农村特困生当作亲生儿子一样在家同吃同住6载;自己只有一个女儿,却有十余名孩子主动地叫她“刘妈妈”……那么这个法官的“份外事”就不得不让我们动容了。她,就是衡东县人民法院法官刘湘云。

  帮助贫困学生用知识改变命运,是她的理想也是她一直坚持的道路

刘湘云,49岁,一级法官,现任衡东县法院法警队政委。作为农民的女儿,刘湘云从小就切身体会到了贫穷的可怕,也深知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只有知识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因此,参加工作后,她总是在工作之余竭尽全力地帮助着农村贫困学生。受浓厚助学情结的影响,她嫁给了一名人民教师,她的助学理想也因此有了更加现实的土壤。1988—1996年,刘湘云被分派到杨林法庭工作,当时他的丈夫肖老师正好也在当地任教,同样是农民家庭出身的肖老师,对爱心助学也有着满腔热情,两个胸怀抱负的年轻人在理想上有着如此惊人的相似,这让他们很快确定了自己的生活主题:边工作边助学。

       七个药罐,记录了她对学生的点滴恩情

  进入90年代后,肖老师担任了高中两个班级的班主任,当时的学生都是寄宿生,除了学习之外,还有很多生活琐事需要肖老师负责管理,实在忙不过来时,工作同样繁重的刘湘云不得不分身履行她做“师母”的职责。为了不耽误学生们的学习时间,刘湘云通常只要孩子们在看完医生后把药方给她,然后由她负责买药、煎药,由于每种药方煎药的火候不一样,程序也不一样,她边学边做,到最后都快看成半个中医了,也因此,大家对她更加信任,有的学生生病后,只是告诉她一些症状,便去接着上课,然后由刘湘云去询问医生、确定药方、抓药、熬药。碰到生病的学生较多的时候,刘湘云的厨房便摆满了瓶瓶罐罐,为了防止把药罐和患者张冠李戴,她把每个药罐都编上了号码,并贴上了生病学生的姓名,最多的时候,她的厨房有七个药罐子。久而久之,大家已经习惯了师母的存在,直到有一天,湘云自己生病,需在县医院住院治疗,她只缺席了一天,肖老师便开始焦头烂额了,正当他准备狠心地叫自己的妻子回来在镇医院住院时,发现刘湘云已经拎着一大抱药回到了宿舍,原来她自己也放不下那几个无人煎药的孩子!肖老师班上的学生也都知道师母的艰难与辛苦,都非常争气,两个班的总体成绩在全县遥遥领先,肖老师因此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当肖老师将这个好消息第一个告诉妻子时,刘湘云只是淡淡地笑笑说,“那都是你和孩子们的功劳。”但谁都知道,这枚沉甸甸的军功章里,有她的一半功劳。

        工薪阶层的她,成了孩子们的自助银行

  学生们跟刘湘云的接触越来越多后,慢慢都知道了她的善良和蔼与热心肠,有的学生开始跟她无话不谈,碰到家庭特别困难、难以维持学业的孩子,她总忍不住拿出自己不多的积蓄帮助这些在贫困中挣扎的孩子,渐渐地,向刘湘云借钱的人也越来越多了,给孩子们借钱成了家常便饭,大到学费,小到吃饭的生活费,时间久了,她也习以为常了,好在孩子们都比较讲信用,即使再困难也会及时还债,但又会再借,有十来个孩子跟她借钱借出了真感情,毕业时,他们不约而同地对刘湘云说,“您就是我的第二个妈妈。”

她将学生们前来感谢丈夫的“好意”,以资助的名义转赠给了穷困学生

刘湘云知道,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且她和丈夫都是工薪阶层,两个人的父母都在农村需要赡养,自己的女儿还要上学,加上平时没少补贴贫困学生,她们的经济并不宽裕。但由于肖老师德高望重,不时会有一些事业有成的学生前来感谢师恩。刘湘云充分利用这笔社会资源,在这些经济基础雄厚又富有爱心的人士中为贫困学生寻找资助者。湖南朝阳水利公司的董事长颜三文是肖老师的得意门生,一天恰逢颜董事长宴请肖老师,由刘湘云定时间、地点和标准,刘湘云借口想吃超级豪宴,并定下标准起码一万以上,颜董事毫不推辞地答应了,刘湘云见机马上打电话给一个叫小芸的穷困女学生,当那个小芸来到他们面前时,刘湘云简要跟他讲了小芸被他人领养以及上学成问题的事情,并说她愿意将豪宴的开销全部用于这个女娃身上,听到师母的话,颜董事长十分感动当场拍板,一次性捐款2万元供小芸念书,后续资助将一直延续到小芸参加工作。这是发生在6年前的事情,颜董事长一直在兑现饭桌上的承诺,目前,小芸正在贵州某大学念大二,每期得奖学金,她说她生命中的贵人有两个,一个叫颜三文,另一个叫刘湘云。

类似小芸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只是更多的小孩没有小芸这样幸运,他们大多数是被刘湘云从准备南下打工的车上、家徒四壁的家中、挥汗如雨的庄稼地里找回来,然后被告知,自己或者某位叔叔阿姨,某个政府部门会为他们出下学期的学费或者生活费,让他们无论如何要坚持学业……

      因为帮助了那个孩子,她觉得她的生命更有价值了

  那是2003年秋天的一个下午,衡东县三樟中学的校长亲自来到肖老师的办公室“推荐”一个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建议为其减免部分学费后在肖老师所在的二中就读,当时正在一旁的刘湘云听说那个贫困学生2岁时遭遇父母离异,从小跟随体弱多病的父亲生活,家中仅有立锥之地,连一张像样的桌子都没有,可就是这个在苦水里泡大的孩子,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思想品质好,孝顺父母,尊敬师长。深受感动的刘湘云当即表态,学校接收这个孩子,而且高中的全部生活费、学费由她一力承担。她的表态如此果敢与豪气,其实是与她当时的家庭条件不太协调的,但她的这番豪言壮语也绝不是一时心血来潮,更不是空头支票,因为事实证明,她不仅负担了这个孩子高中时的全部学费和生活费,而且大学的全部费用她也一力承担了。这个孩子叫倪亮,自从2003年以来刘湘云便开始承担了他上学的一切费用,生活中,他们的感情也与日俱增。2005年,倪亮高考失利,刘湘云更是像慈母一样鼓励他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倪亮在她的悉心照料和鼓励下,经过一年复读,于2006年考上了青海大学医学系,刘湘云知道这个消息后比当时自己女儿考上大学还高兴,并积极为他张罗学费的事宜,开学之前为他在当地民政局办理了助学贷款手续,并一次性给了1000元钱作前期生活费,高高兴兴地送他上了火车。但到学校之后没多久的倪亮马上来电告诉刘妈妈,学校第一学期不办理助学贷款,所有学生必需交齐学费,为了不影响倪亮的正常学习,尽管当时刘湘云要承担另外几个孩子的费用,但她还是二话没说就为倪亮凑足了5000元的学费。倪亮很争气,不仅拿到了奖学金,而且第二年争取到了助学贷款,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看到这个6年前还因为不能读书而哭鼻子的小毛孩成长为了今天的天之骄子,国之栋梁,刘湘云说“因为帮助了这个孩子,我觉得我的生命更有意义了。”而无论在倪亮还是旁人的眼里,刘湘云全然已经是他的亲妈了,2008年春节,放假回家的倪亮远道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刘妈妈”,直到大年三十过完年后才回老家看爸爸,大年初二就又回“刘妈妈家”了。

  “学生的成长和成功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为了享受这种回报的幸福感,我会将助学行为尽可能长地继续下去……”

  因为助学时间有二十余年之久,会经常有开始参加工作的学生想要回报刘湘云,但总是被她婉言拒绝,用她的话说他们的成长和成功就是对她最好的回报。但她还是经常会收到来自外地的信件和包裹,就在今年4月份,她还收到一个来自广东的包裹,里面附了一张这样的纸条:我是肖老师的学生,也是那个因为脚伤让您背了半个多月的孩子,我最终以高分通过高考,现在已顺利就业……每当这个时候就是刘湘云感觉最幸福的时刻,为了继续享受这种幸福感,她还会将助学行为尽可能长地继续下去。
来源:办公室
责任编辑:小黄牛
联系我们

地址:湖南省衡东县河西315省道双园大道 邮编:421400  电话:0734-5188011 传真:0734-5188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