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文化活动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
作者:宁蓉蓉  发布时间:2014-04-11 08:38:49 打印 字号: | |
  近日,观看了电影故事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内心被强烈的震憾,观看过程中自始至终满含热泪。电影以纪实的手法讲述了上世纪中期中国遭遇三年困难时期,周总理带病去革命老区调研考察过程中与当地村民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感人至深的故事。这些过程,有几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 深入群众、了解民情

  周总理在公社主任郭凤林等同志刻意隐满真相的情况下,深入群众,置身于群众之中,密切联系群众。坐在门坎和张二廷对话、给带病的乡村教师穿鞋、在炕上听连弟奶奶的河北落子、尤其是在大雨夜不顾自己疲惫虚弱的身体,带着工作人员与群众抢救地瓜苗。用一片真诚,打开群众的心底顾虑,了解到大食堂及村干部作风的各种问题。正是他的这次深入基层的调研,使国家及时调整农村政策,结束了公共大食堂的时代。

  二、 勤政廉政、克已奉公

  周总理白天走村入户,到了夜间本就身体虚弱又劳累了一天的他还伏案总结梳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与毛主席汇报情况至天亮、在公共食堂与群众一起喝着榆树叶子熬的粥、连弟奶奶卖了寿材请周总理吃拽面,周总理出钱把寿材悄悄赎回来。这一个个感人的镜头,生动体现了周总理务实清廉为人民利益鞠躬尽瘁的无私精神。

  三、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自省精神

影片中周总理了解到村民生活的事实真相,没有逃避,勇敢面对,带头真诚道谦:“我是总理,老百姓的生活出了问题,就是我的责任”。体现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自省精神,使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大意义,让人深受教育,也深受感动。

  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宛如一面镜子,照亮了我们的眼睛,更加直观地体会到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和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做为一名法院工作人员,我们一定要牢记党的宗旨,在工作中实事求是的走党的群众路线,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四风”问题。克已奉公、勤政廉洁,不断的自我完善,做一名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干部。
来源:民二庭
责任编辑:研究室
联系我们

地址:湖南省衡东县河西315省道双园大道 邮编:421400  电话:0734-5188011 传真:0734-5188014